自從1982年,婦女新知成立,迄今已經26年。婦女運動從小眾到大眾,每一次選舉,每一位候選人無不把婦女政見明確列出,以示對婦女的重視。經歷解嚴,經歷政黨輪替,台灣民主應該已經上軌道,但是最近我深深感到對婦女運動的憂心。
首先,是在尤美女被立法院封殺擔任監察委員事件。我們都知道尤美女是正直勇敢的女性律師,投入婦女運動,她真是擔任監察委員的不二人選。卻因為莫須有的說詞,就在國民黨佔多數的立法院,被拉下馬。媒體報導,是有色彩因素影響。
其次,是在前幾天,「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發起評鑑立法委員的活動。在某些立法委員和媒體操弄下,竟有「綠軍外圍團體來做評鑑,當然不公正」的說法出現。這種貼標籤的行為,傷害台灣的公民運動。
早期,國民黨執政時,很忌諱人民提出不一樣的聲音。這種挑戰「父權」的威嚴,是非常受到譴責的。婦女要求人權、工作權、健康權、參政權,國民黨的反應是緩慢的。相對地,在野的民進黨表現得非常積極,總是積極接觸,將民間的訴求納入他們的政見中。
當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很快的釋出善意,在參政上,給婦女很大的空間,推出有利婦女的公共政策,甚至請女性擔任副總統,實現兩性共治的政治體系。國民黨還沒有在野的準備,很少邀請婦女團體討論推出進步性的政見。當政治只是政治時,非營利組織能給的政治交換,就非常少了。
其實,在社會運動上是不分藍綠的。婦女團體希望廣納善言,廣為宣傳性別平權的理念,不管是什麼藍的、綠的、黃的、橘的、棕的,都要將婦女權益加以升華。所以,由下而上的民主運動,最受婦女的歡迎,因為在父權的社會裡,婦女都一直在層級比較低的一方。
我希望在政黨二次輪替時,有更多支持國民黨的婦女可以展開監督的力量。監督不是只有外部監督,也可以有內部監督。當我們把票投給一個政黨,支持他,就是希望他能有好的施政表現,就是全民之福。但是在尤美女事件和公督盟事件上,我看到更嚴格的貼標籤文化,使得不同意見的聲音,很困難發出來。
提倡多元文化,增進社會和諧,尊重人權,不管她是本國人、外國人、本省人、外省人,我們都住在台灣,我們還是要以營造台灣這個家為主要考量。台灣是世界的一份子,我們也應該有世界觀,連結世界的進步觀念,引進台灣實施。
展望未來,婦女和其他的社會弱勢團體,應該要更加強論述的能力,也就是要有清楚的核心價值和推動策略。當論述夠清楚時,站在為婦女需求而發聲時,才可以串連更多婦女集結在一起。台灣有很多婦女團體、愛心媽媽、女性勞工、女CEO…..,我們要深入城市鄉間,喚醒更多的性別意識,為這一代和下一代而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