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

鼠年,數不盡的幸福

老鼠可能是生命力最強的動物。君不見很多人絞盡腦汁,要除之而後快,但是牠們還是四處可見。

華人把鼠排為十二生肖的第一名,在過年時「黃金鼠」也是受到大家歡迎的。美國人創造出「米老鼠」更是風行世界,創造歡樂的笑聲。在性別平等下,不是只有「米奇」,還有「米妮」。

進入2008年,我們看到台灣和美國大選,環境議題仍然不是主要訴求。當大家都在追求經濟發展,我們也要規劃一下,創造出「環境經濟」--能滿足生活需求,又不會帶來環境傷害。摒除多餘的負擔,回歸綠色生活。

以前我們說「勤儉」、「儉樸」,現在我們說「綠色」、「樂活」。隨著時代的演進,用語雖有不同,但是其精神是一貫的。我期待年輕人能創造新時代的用語,能激勵大家來展開環保行動。
去年的努力,有些已經有好結果。透過彼此的合作,真誠的付出,彼此產生信賴;即便是有些挫折,但也是一個學習和經驗成長的機會。凡事努力,凡事用心,凡事包容。不要只檢討別人,更要真正面對自己。感動的力量能耕耘幸福,在鼠年,我也祝福每一個人能擁有無盡的幸福。

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5%的迷思

這次立法委員選舉,小黨不但在區域選得辛苦,在不分區選得更辛苦。因為小黨要衝破5%的門檻,才能取得分配席次的資格。

如果這次選舉有一千萬有效票,小黨要得票超過50萬票,才能分到一個席次。如果是平均分配不分區立法委員34個席位,一個席位只要超過29萬4118票就可以分得一席。所以小黨就要比其他大黨的候選人多拼出20萬5882票才能當選。這真是很不公平的選舉﹗

平時大黨就已經佔滿資源。當選舉的遊戲規則〈即選舉罷免法〉是由他們制訂時,他們只會圖謀自己的勝戰,把小黨掐得死死的,讓小黨困難重重,難以出線。這就是政治的全謀盤算﹗5%的門檻,讓大家看得到,卻吃不到﹗

德國兩票制,門檻只設定在2%。這就是鼓勵小黨參政,落實民主精神。

台灣新成立的小黨,過去來不及參與制訂選舉罷免辦法,現在只能跟在後面拼命往前跑。別人跑29公里,小黨就要跑50公里。好累喔﹗

這次選舉,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將遊戲規則好好檢討一番。在來不及檢討修訂之前,選民們可不可能支持小黨?多挹注21萬票給小黨?讓小黨可以帶進更多元的聲音,進入立法院,讓兩大黨能重視多元的選民意見,實行真正的「民主」。

2008年1月10日 星期四

好友書函往返紀錄--選舉篇

Sent: Thursday, January 10, 2008 6:13 PMSubject:
Re [婦女班] 記得去投票

謝謝淑慧
綠黨經費較不足,所以沒做廣告。
在10個有綠黨參選區域立委的選區,會插一些旗子,但可能不插太多。
綠黨這次是用網路、社團人脈、新聞造勢、騎腳踏車的方式參選,
這樣比較省錢。 大黨有政黨補助款,依得票多少而定。

如果今年政黨可以過5%的門檻,
每票每一年可以領到50元政黨補助款, 所以四年就可以得到200元。
兩大黨收到補助款都是以億來計算的。
如果選舉花費很多錢,選後都要還的。用什麼方法還,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綠黨主張--公費選舉﹗
選舉不用花大錢,選後就比較不會護航或分贓。

台灣現在政治會這麼亂,某種情況而言,應該是選舉太花錢了。
利益糾葛不清,彼此互相綁架,人民真的搞不清楚,
只好棄守讓他們繼續玩下去。

政治是眾人之事。有位教授說:權力,應該是人民給你服務的機會。
當爭得權力時,應當要能體會到服務的意義。 我就是願意去嘗試,
因為我看到台灣有很多NGO真的做很多事,
提倡很多觀念,這就是向上提升的力量。
所以我還是對台灣很有信心的﹗ 如果我這次這樣選舉能成功,
很多NGO的人就會認真想參選之路,進入議會去做改變。

感謝大家的鼓勵,這是一次難得的參選經驗,
綠黨團隊中有文宣高手、部落客群策略專家、輔選大臣,
大家共同的努力,結果就看1/12囉。> 選舉就是要選票,
所以只好再拜託你們運用人脈,繼續拉票囉﹗

Lucky Seven!

曼麗


**************************************************
Sent: Thursday, January 10, 2008 10:46 AM>
Subject: 記得去投票

曼麗 & Dear all:
我是政治冷感族,但今年已積極為曼麗拉票,
且開始注意選舉消息了,發現參與的政黨還真不少.
可是紅黨也出來電視廣告了,惟市面上獨不見綠黨標語,
或電視,報紙廣告?很急.說真的,
好多人不知道有綠黨這個政黨 (如曼麗未參選,我也不知道).

另選舉只剩一天,除了拉票外,我們還能幫曼麗做什麼?
(其實很早即想問,只是最近比較忙一點,
擔心實際上幫不上忙反而不好意思,所以不敢問太多)
            淑慧 97.01.10 

*******************************************************
Sent: Wednesday, January 09, 2008 6:29 PM
Subject: [婦女班] Re: [婦女班] 記得去投票

謝謝慧慧
我明天早上8:00會去公館捷運站發文宣
看起來選舉很辛苦
但我用輕鬆的心情,積極的參與,不論結果如何,
我還是站在監督的這一邊
附上昨天寫的一篇文章, 投稿給中時,今天未見刊登
寄給你們看一下吧

曼麗

************************************************************
Sent: Wednesday, January 09, 2008 5:59 PM
Subject: [婦女班] 記得去投票

姊妹們,
我在英國的時候, 讀到一段有趣的俗諺,當時只是覺得有趣,
偶而也講給朋友當笑話聽。但是現在,
我想用這段話讓大家思考一下, 也許你會想改變.....
「If you do not agree with them, you can beat them.
If you could not beat them, join them, then beat them!」
用我的解釋就是, 「對於你不認同的、或你反對的,
你可以試著擊敗他、贏過他, 但是如果你一時無法擊敗對方,
那就加入他們,然後再擊敗他!」
(但是千萬別「打」人喔...orz)

重點是當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體制內、
或說是同一個遊戲規則內的時候,
只有遵守遊戲規則的人,才有權利能改變遊戲規則!
我相信有很多人是用失望或放棄的態度在看國家、社會,
但是不怕得罪人地坦白說,我認為這些人可能也為國家、
社會的沉淪「有所貢獻」!

放大整個環境來看,如果你希望有改變,
但卻自廢於制度之外, 就算整日、整年地禱告、祈求,
也不可能一覺醒來就有國泰民安、富足完滿的生活,
有一個不得不的無奈,就是我們真的都在這個體制內,

雖然你可能看不到、感受不到,但是,真的,
你的生活起居沒有一樣是脫離這個體制 的!
所以請不要再說這不關你的事了!
如何讓惡性循環可以趨向良性競爭
(我是說「趨向」,因為我也不是天真的笨蛋),
是需要你我的改變,加上時間的醞釀,
縱然不一定馬上看到成果,但是我相信有努力終究會有改變,
而不努力是一定沒有結果的!請相信自己的小小力量!
就像曼麗說的,要從自己開始!我就很相信自己的力量喔!

慧慧
(歡迎轉寄)

********************************************************
以下是轉寄文章

記得走到投票所冷冷的選舉,缺乏熱情的政治。
你可能正在猶豫,今天該不該去投票?
告訴你一則故事。美國總統布希2004選連任時,
支持度雖只有二十,他的競選團隊洞 悉美國政治弱點,
認定只要動員政治及宗教的右派選民,布希必定贏。
這套選戰策略後來被稱為「布希主義」,
它的核心概念就是看準美國知識份子的弱 點,讀書人、臭老九、
愛批評、自命清高,橫豎是一群不會去投票的冷漠選民。
布希陣營計算美國極端右派選民約有18%至22%,
如果成功再動員宗教極端右派份子,在美國這類選民約佔7%至8%,
合起來超過25%選民,四分之一選民投給布希,
布希就成了全世界最強大國家最有權力的人。

最精算的政治哲學
布希的算盤基礎在於美國有50%以上 的選民長期不投票,
而且知識水平愈高的選民,愈不屑或懶得投票,投票率愈低。
他把那些長期在《紐時》、CNN、
《華郵》批 判他的專欄作家看成廢物;
這些人及閱讀他們專欄的人都 是無意義的美國公民。
美國 每年投票率不到45%或50%,因此一場全世界最重要的大選,
只要獲得願意去投票人 口的一半以上,就當選了;
哪怕那些選民只佔全美四分之一。
於是2004年布希打破了美國的政治傳統,
把美國大選搞的很像拉丁美洲第三世界國家 的競選。
訴求反恐愛國主義、反墮胎、及減稅……,
那些傳統歐美國家競選中的經濟或外交政策辯論不見了,
一夕之間美國快成反同志、反AIDS、反墮胎三K黨的天下。
狂熱的政治與宗教主義,淹沒西方民主政治特有的理性主義,
他們自動捐錢,當義工,投票當日帶著教友們去投票。
住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附近的教授與外交官冷冷看著這一切,
當時還有一位我熟識的 美國戰略專家嘲諷,
「美國人是如此一群大笨蛋嗎?」
選舉結果,布希居然以佔全國人口總數27%選票當選了。
布希主義成了最精算的政治 哲學,它像一套新型的達爾文概念,
源自對無競爭能力者的輕蔑;西方自盧梭以來的 文明反省與價值,
在這一套政治? 晾陞D義下,全然消失。直至今年11月期中選舉,
美國把伊拉克等問題再拖了兩年,布希主義才在選戰中挫拜。

四年任期審判制度
民主政治是人類政治演化最符合開放與尊重的制度,
它依賴許多體系運作,其中最重 要的就是人民投票。
我在政治圈裡很久,政治的確總令人幻滅的很快,
但我想告訴大家,政治追求的不是 絕對的聖人或真理,
它找的是better, 是我四年後可以換掉你的任期審判制度;
不是 best。 候選人不夠令你滿意,或?F黨使你失望,
都不足作為你不投票的理由。
布希主義是個 活生生的教訓;政治上愈冷靜理性的選民,
雖是穩定社會的支柱, 但他們習慣性在選 票中缺席。
於是我們等同把國家的決定權,
交給極端的選民與工於此種計算的政客。
不要等答案出來後,才後悔今天你為什麼不去投票。
對政治愈理性愈有理想的人,愈 應該在今天記得走到投票所。

政黨票請投七號綠黨~來自各界的支持

【來自婦團的支持】
Happy New year!
親愛的朋友:新年好!

我們的好姐妹,
也是長期為台灣婦女、環保盡心盡力的民間尖兵---陳曼麗,
因為堅持一貫社會運動的理念,
已經披上戰袍,
代表綠黨參加此次立法委員的選舉!

鼓勵婦女參與公共事務是婦運的一向主張,
尤其對優秀的女性,
大家更是不分黨派地勇於舉才。

由於選制的改變,
婦女的參政之路已經越來越見辛苦,
這次有多位分屬不同政黨的優秀姐妹不畏艱難挺身而出,
如民進黨的黃淑英、楊芳婉;台聯的李安妮、賴幸媛,
我們在此都給予最大的肯定與祝福!

然而內舉不避親,
在此特別還要推薦的是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的理事長陳曼麗!
她列名綠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的第一名,
優秀自然不在話下。

依照新的選舉辦法,
如果此次綠黨獲得全國5%門檻選票的支持,
這第一席次就能順利當選。
大家只要僅僅酌支政黨票一票,
不但讓曼麗可以到立法院為婦女、環保做更多折衝,
而且也代表了:
我們共同為台灣的社運爭取到一個有利的發言位置,
我們共同為台灣的政治保留了一個可以調度的自由空間!

因此,
懇請大家惠賜您寶貴的政黨一票,
支持曼麗,也支持我粗體們自己!
元月12日一定要去投下這關鍵政黨票。
並且採取行動,多多宣傳與拉票,
唯有5%的意志,才能創造台灣2008值得稱頌的歷史!!

您的好姐妹:
尤美女、王介言、王瓊枝、何碧珍、何秀鏡、林書怡
范雲、紀惠容、陳明秀、曾昭媛、楊文理

共同請託

﹡﹡﹡﹡﹡﹡﹡﹡﹡﹡﹡﹡﹡﹡﹡﹡﹡﹡﹡﹡﹡﹡﹡﹡﹡﹡﹡﹡﹡﹡﹡

各位朋友,
距離1月12日立委投票日僅剩幾天,
期待陽光進國會,立法院不被兩大政黨獨霸、繼續亂搞。

【踏實為台灣工作--改革第一線挺綠黨】連署聲明
過去十數年來,綠黨的成員在台灣許多場域,寂寞地為台灣的環境正義與社會公平辛苦付出。而環境保護以及社會正義,是當今所有進步社會共同擁抱的重要價值。而綠黨十數年無怨無悔的付出,也延續了台灣社會消逝中的理想主義和價值政治。我們呼籲台灣社會珍惜這個力量,同時也利用這次選舉讓這個力量得以成長,不再寂寞。
這次立委選舉,兩大黨所提出的不分區候選人多為元老級政治人物。他們多年的從政經歷,清楚顯示了他們的立場和問政方式。他們未來在立法院的表現,和過去應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可是,我們要讓現狀維持下去嗎?
我們為什麼不將手中的第二張「政黨票」投給綠黨,讓進步價值有機會進入立法院發聲?未來的立法院因為人數減半,立委的權力將更為擴大。我們為什麼不讓多年來守護進步價值的綠黨,有機會進入立法院來監督他們?
目前得票過5%的政黨,每一年可以從每一張「政黨票」中獲得50元的「政黨補助金」。目前民進黨獲得的政黨補助金是一年1億7300萬,國民黨是1億5900萬。兩黨共獲得3億3200萬的補助;4年總共將是13億2800萬。這些錢都來自我們辛苦工作所繳的稅金。如果我們覺得不合理,我們為什麼不將「政黨票」投給默默工作,不但缺掌聲、缺關懷、更缺經費的綠黨?
每一個社會的進步,都來自其公民願意為理想和價值付出心力。當台灣在許多領域都在落後其他亞洲國家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對願意為理想付出、踏實地為台灣工作的人,提供我們的關懷和協助。我們相信,我們今天的關懷將有助於台灣社會明天的進步。
環保並不是台灣唯一的難題;可是如果我們願意關懷綠黨,其他領域的理想主義者必將得到莫大的鼓勵。我們期待,當台灣社會普遍對政治灰心失望的時候,它仍然願意關懷為價值理念付出的年輕人,樂意看到價值政治在台灣的成長。過去,他們如此努力;台灣的未來,他們如此掛心;而現在,他們卻這樣的困頓。
我們呼籲台灣社會珍視他們的努力,也給他們溫暖和鼓勵。

〔來自各領域的改革實踐者,共同推薦綠黨。推動台灣兩性平權二十餘載的婦女新知基金會,更首次破例於董事會中通過支持綠黨]

連署人
吳乃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生祥(音樂工作者/金曲獎得主)范 雲(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曾昭媛(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吳音寧(作家)黃文雄(前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前國策顧問)紀惠容(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畢恆達(台大城鄉所教授)
.......
(完整名單請見綠黨網站,連署仍在進行中,如果您想要連署,請至這裡留言:http://gptaiwan.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_04.html
◎如果這是您第一次聽到「綠黨」,可以先看看這支「為甚麼要支持綠黨?」的七分鐘短片:http://blog.roodo.com/wobblies/archives/4585517.html

◎這次綠黨政見與參選人介紹:http://gptaiwan.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30.html

◎最新出爐的綠黨競選歌曲(網友阿亮熱情創作):http://gptaiwan.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9489.html

◎如果您想進一步瞭解綠黨,請到「陽光進國會」網站,包含了從政綱到網友自發支持行動的各項資訊:http://gptaiwan.blogspot.com/


﹡﹡﹡﹡﹡﹡﹡﹡﹡﹡﹡﹡﹡﹡﹡﹡﹡﹡﹡﹡﹡﹡﹡﹡﹡﹡﹡﹡﹡﹡﹡

【吳乃德教授 記者會發言稿】

讓價值理念在台灣政治中成長:為什麼政黨票投綠黨?
民主社會中的政治,有兩種型態。第一種型態的政治是將政治工作當成一個職業,以政治為生。第二種型態是將政治當成實現某種社會理念、或價值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政治不是個人職業和生活來源的寄託,而是完成某種價值理念的途徑。在座很多人,都是第二種政治工作的實踐者。

在民主社會中,第一種政治型態必然是主流。必然獲得社會和媒體最大的關注,而且也必然擁有最多的資源。這是民主社會的常態。我們當然不能說,從事第一種政治型態工作的人,完全只考慮到個人的權力和政治位置,完全不顧社會公益。有些職業政治人物雖然是依賴政治維生,可是仍然會掛念某些價值。如果民意和他們所信奉的價值理念有所衝突,他們會很努力、也很謹慎地在兩者之間求得平衡。 只是在許多時候,可能因為歷史因素,也可能因為某一社會特殊的文化環境,使得大多數第一類型的職業政治人物,不但失去了價值信念,甚至對該社會當前的重大難題失去興趣、漠不關心。這是非常危險的現象。 我個人覺得,我們正是處在這樣一個階段中。檢視兩個主要政黨的立法委員候選人,想到是這些人要決定台灣的未來,許多人都會非常擔心。

在這樣的階段中,我們特別需要第二種型態的政治、以價值理念作指引的政治。當我們觀察先進民主國家的政治品質的時候,雖然羨慕,卻經常遺忘了他們是如何達到這樣的地步。在這裡,我想和各位分享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1890到1920整整的一個世代之間。地點是全美國,尤其是都會地區。這個故事一般稱為「進步主義」運動。故事的背景是美國民主的危機。危機的來源是急速工業化所造成的大量歐洲移民、階級衝突、童工的使用、婦女的覺醒、政治的腐敗等。而故事的主角則是許許多多的平凡的學者、律師、小商人、婦女、勞工、農民,以及新聞記者。(新聞記者報導資本家如何收買議員,如何和政黨惡棍合作操縱提名,都直接導致了對利益團體遊說、政治獻金、和初選等的法律規範。) 眾多像這樣的平凡人、自主的公民,在民主的危機中,經過一個世代的努力,重新規劃了美國的民主體制,包括市長和聯邦參議員直選、婦女的權益、限制工作時數,強制義務教育,教育內容的改革,公共事業(鐵路、電力、和電話等)收費標準的規定,甚至牛奶的品質也受到嚴格的規範。這些改革重新創造了美國民主的面貌,也重新界定了「公共」和「私人」之間的界線。例如廢止童工,「你的小孩不再是你的小孩,他們是未來文明的種子。」一個運動參與者在推動禁止童工法案的時候這樣說道。 我們所熟知的許多美國的民主制度,都是在這個時候建立的。而推動者卻是許許多多和我們一樣的平凡人。「人類史上很少有任何社會的公民,能像他們那樣開創性地、全盤地、同時那樣和平地重新思考他們自己的社會及其限制。」

這是公民社會、第二類型的政治,發展的最高階段。當然,並不是每一個社會,在每一個危機中,都有幸見證這種巨大的公民動員。 可是這個故事至少啟發我們:公民的價值信念,如果集合起來,可以獲得多麼巨大的成就。前提是:有人願意投入,而且社會也願意支持他們。綠黨的成員、和在座的許多朋友,過去幾年都不計代價地投入這個以價值為指引的政治工作。可是,他們的聲音到目前為止,仍然非常微弱。如果台灣社會願意在這個時候支持他們,我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人投入價值政治的工作,台灣也會很不一樣。在目前這個時刻,台灣政治非常需要願意踏實地為台灣工作的人,如果我們真正愛台灣、關心台灣的未來,我們或許應該考慮給他們更大的支持。

﹡﹡﹡﹡﹡﹡﹡﹡﹡﹡﹡﹡﹡﹡﹡﹡﹡﹡﹡﹡﹡﹡﹡﹡﹡﹡﹡﹡﹡﹡﹡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范雲 記者會書面發言稿】

呼籲所有關心性別、環境以及受雇者權益的公民,用選票投資綠黨的成長,就是投資我們下一代的未來!

我投身婦女與性別平權改革議題的這幾年中,愈來愈發現,台灣最重要的第一線改革戰場──立法院,已經成為保守反動力量的大本營。除了媒體上看得到的性別岐視語言外,更令人憂心的是,在我們所關切的社會改革法案上,例如政府性別專責機構的設立、女性與雙薪父母平等就業所需要的育嬰津貼,都因為缺少足夠有理念的立委,最後淪為兩黨密室協商失敗的祭品。

這次的第二張政黨票,讓我們覺得,這個困局,終於有被打開得可能。綠黨不管在區域或不分區所推出的名單,都是長年在性別、環保議題與受雇者權益這些進步社會議題上有理念、有戰鬥力的改革工作者。我呼籲所有關心下一代的未來的公民,支持這個能帶領台灣討論進步價值的小型政黨。您只要用手上的一張選票,投資他們的成長,就是為我們的下一代投資打造一個更適合人居住的環境!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范雲 僅代表婦女新知基金會發言 2008.1.4

﹡﹡﹡﹡﹡﹡﹡﹡﹡﹡﹡﹡﹡﹡﹡﹡﹡﹡﹡﹡﹡﹡﹡﹡﹡﹡﹡﹡﹡﹡﹡

【台大法律系教授顏厥安 記者會書面發言稿】

憲政環保 票投綠黨

今年的立法委員選舉,因為修憲,第一次採用了一票選人,一票選黨的「兩票制」。筆者不是中選會,不需要在此宣傳解說兩票制,只想從臺灣的政黨政治現狀以及民主憲政的動態均衡觀點,提出我的主張。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政黨票一定要投給國、民兩大黨之外的第三勢力(尤其是新興小黨),而當中最佳的選擇,我認為是綠黨。我的想法分享如下。

首先,第一票區域立委的選票,與各區域選區之候選「人」的關係比較高,不但各選區的差異很大,各有具體的狀況,而且牽涉到個人的特色優劣,無法一概而論,每一位公民應該自行判斷。我個人所在北市偏南某選區,正好綠黨候選人明顯優於兩大黨以及其他候選人,雖然單一選區下,大黨有優勢,但我還是選擇投給綠黨候選人。這也是單一選區兩票制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不過我必須指出,選罷法強迫小黨一定要提名十席以上區域立委參選,才能取得政黨比例參選的資格,是一個大黨聯手下明顯違憲的卑劣規定。受害的也絕不僅是小黨,還包括公民的參政權。但是這個清除違憲法律垃圾的憲政環保工作,恐怕也只能等到選後再來努力。

其次,由於國民黨與民進黨的不分區政黨提名名單,實在慘不忍睹,除了少數作為樣版的人物外,充滿備受爭議的政客,甚至被告。因此我認為把政黨票投給兩大黨之外的政黨,無論如何是比較有意義的。我不認為隨口說「超越藍綠」是有意義的。正好相反,我覺得藍綠分裂是難以迴避的基本政治問題。但是我也不認為所有問題都可以簡單地以藍綠「化約」。那麼既然在現有憲政體制中,總統大選有難以避免的藍綠化約性,那國會選舉中的政黨票,就是少數可以對政客與大黨們釋放比較「複雜」訊息(環保、租稅正義、社會安全等)的重要管道。因此能有更多的自主公民等以政黨票支持兩大之外的第三勢力,是相當重要的一步。

第三,很多人認為反正這些小黨都跨不過五趴門檻,或認為兩大陣營不會理會這些訊息,因此投給小黨是「浪費」,但是我不這樣想。因為透過累積所有小黨之政黨票數量,不論是五萬,十萬,還是五十萬,都可以對票票計較的總統大選兩大陣營,釋放出不得不重視的訊號。相反的,如果政黨票還是投給大黨,那群政客們只會毫無感覺地「笑納」,而不會對既有的分贓結構有任何反省檢討,這種投票才會造成真正浪費。唯有當公民不自我放棄,拒絕被大黨綁「票」時,民主政治才會有點前途。

第四,而在選擇這些小黨的時候,我個人認為可以考慮下列標準:一,不是既有大黨的外圍勢力(新黨有此嫌疑);二,不是擺明了要分利益、包工程(無黨聯盟有此嫌疑);三,不是趕搭政黨票便車,找媒體明星造勢,實質上路線投機的「集團」(有些新的政黨有此嫌疑);四,有堅持長久的政策理念方向,並且最好是在本次選舉之前,實際上已經實踐奮鬥了多年的政黨。

台聯在與民進黨鬧翻後,大概已經不是其外圍勢力了。但畢竟其「左轉」來的急促,因此雖然政黨名單尚可,但是一時難以令人信任。所以看來看去,大概只有綠黨,是唯一可以認真考慮的政黨票支持對象。前述所舉標準,其實都是一個良性政黨本來就該有的低標,遺憾的是,竟然只有綠黨及格。綠黨實質理念核心的環保與社會正義路線,不需在此多言。其重要成員多年來的持續努力不懈,也與近年來的藍綠惡鬥以及這次的政黨票無關。本次選後,大概也會繼續奮鬥下去。

第五,有偏綠營的朋友認為,要用更多的民進黨席次,去制衡可能會過半的國民黨。但是經驗清楚顯示,曾經是國會最大黨的民進黨立院狀態,似乎對學習國民黨瓜分利益的興趣遠高過改革。如果再實際看看其政黨名單,就知道還不如讓其少個幾席,看看是否能提醒謝長廷陣營,早點走出深綠教條老梗,回溯黨外七八零年代的精神(其中環保與社會正義都是主軸),也許勝算更大。

這次綠黨或小黨的努力,當然無法立刻撼動兩大黨的地盤,但是就像是做環保,本來就是每一個人有意識地自發從「手邊」做起。與其失敗主義,犬儒地躲在家中抱怨,不如就簡簡單單地走進投票所,把第一次領到的政黨票,投給綠黨。憲政民主的環保,就由大家從手邊做起囉。

﹡﹡﹡﹡﹡﹡﹡﹡﹡﹡﹡﹡﹡﹡﹡﹡﹡﹡﹡﹡﹡﹡﹡﹡﹡﹡﹡﹡﹡﹡﹡

【一個大學教授在BLOG談支持綠黨+德國綠黨經驗】
http://www.wretch.cc/blog/songgen&article_id=26966857

政黨票為什麼要投給七號綠黨?我的德國經驗談
新世代的集體認同,當自由,平等、民主的籌碼被大型人民政黨玩光後,剩下來的,就是現代化的修補,文化的,人際的,社會共同的,都是台灣要修補的內容,綠黨的主張,是環境的主張,而對待環境的態度能夠比過去更高度的顧慮,我們似乎才可以期待,未來的人民,能夠在此類態度與行為上,重新找到彼此的相互依賴的歸屬,有歸屬,有彼此的新認同,對於人與人來說,才會讓人覺得這個社會值得支持,值得活下去。所以說,這個綠色,因為是對環境的敏感的對待,對環境的態度能夠如此敏感,未來共和國的主人的行為,才有集體的規範。如果說,年輕的世代能夠如此,這個世界除了拼那一種剝奪式的經濟外還有文化與環境的經濟值得我們努力而且可以承諾,所以,要投綠黨。我在德國的時候,1984年到1996年,是保守黨基督民主黨CDU長期執政期,從到的第一天到回家的那一天,一直都是Helmut Kohl當總理。那時後,從70年代的社會運動轉過來的力量,已經從體制外(ausser parlamentarischerbewegung)轉換到體制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綠黨與社會民主黨(SPD) 在黑森邦的聯合執政。在Hessen邦與SPD聯合執政,不久之後,單一選區兩票制,綠黨超過5%門檻,進入到德國議會。柯爾下台後,德國綠黨的Oskar Fischer就進入執政團隊中,當起了部長,我記得應該是外交部長。之前他在Hessen是環保處長。從70年轉過來的綠黨,原來是有路線之爭,此路線之爭,到今天應該還存在。最明顯的就是堅持社會主義路線,要改革社會,必須要推翻資本主義的路線,另外就是修正的,以環境保護作為一種團體認同的主張。這個以環境保護為前提的,修正性的社會改革主張,的確能夠得到戰後世代比較多數的認同,所以逐漸的在議會民主的政黨權力分配中,可以在兩個大黨的細縫中逐漸擴大其位置與空間。綠黨進入聯邦議會中,幫忙立了許多對環境有顧慮的法案,這不消說外,在地方,特別是在我所讀書的大學城Freiburg 後來真的選上了一個市長,Dr.Dieter Salemon.對於這一個綠黨的市長,我有一面之緣。從好朋友處,也聽到對他的讚賞,說他是F城非常受到歡迎的人物。年輕的市長,彬彬有禮,少了過往環境保護那一種替天行道,悲天憫人的剛烈2003年與台南縣長去參觀Freiburg的生態社區時,在市政廳幫忙做翻譯。當時我也自我介紹,說我是Freiburg大學德文系畢業的,指導教授是誰等等。當然,介紹自己的指導教授是很重要的。因為我的指導教授,就是綠黨的發起人之一,從68年學運開始,一直就是站在反德國市場經濟的模式,來對抗當權者的。我想,因為這個原因,Dieter Salemon市長對我的印象好像很深刻。我從我指導教授學到馬克斯的社會文化觀點,心理分析的文化觀點,從社會學指導教授學到文明進程理論,這一些都是我今天能夠維繫自己存在價值的抗體知識。去年我提了一個國科會的研究案,研究的學們是外文學門,雖然審案的德國教授很欣賞,但是後來還是沒有得到國科會補助。那一個研究,很有創意,但是看來外文學門的幕後黑手們,無法認同這一類異質性高的文學研究─從德國戰後世代文化認同,來觀察德國環境保護意識。研究的動機在於,我的指導教授那一個世代的德國人,為了要與上一代撇清文化關係,甚至再選擇就讀的系所上,都與自己父兄有所不同。例如拒絕讀醫學院,而去讀沒有什麼前途的文史哲學。這一些在學生運動的時候,以馬克斯做為理論導師,在街頭上反對越南戰爭,反對伊朗的巴勒維國王來反訪,反對政府的市場經濟,後來也造就了SPD的70年代執政,而SPD的執政,便有一連串高等教育改革措施,對後來影響,甚至影響到我身上的,就是為了要去造福弱勢的工人子弟的免學費措施,包括外籍學生的免學費,都是那時候社會力量的展現所改變的結果。如果沒有這一連串的高等教育改革,我這一個花蓮出生的窮小子,大概這一輩子不會有機會讀書,讀完博士,而且還是讀那一個沒有辦法被市場所用的德國文學博士。 今年我50歲了。回想我活過的半世紀,原來自己的命運,並不是自然與運氣,真實的情形是,在那一連串歷史發生的結果,而所謂的歷史,也不能歸納成為「事在人為」,如果是人為,那人為,其實是糾結在一大堆人的行動意圖之中,最後自己成為意圖。社會運動的結果,成為後來社會發展的條件,才讓未來有可能打開大門。一開始的時候,老德國人似乎沒有什麼人會想要認同綠黨,但是隨著年輕世代的成熟與老化,權力的鐘擺,逐漸的擺向這一些對抗既有體制的綠黨。以永續發展做為人類下一代能夠生存下去,取代階級鬥爭,綠黨成功的在德國,也讓戰後的世代,不見得一定要朝向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作為自己唯一僅有的人生價值。從社會公平正義的主張,發展到環境保護,讓集體認同從經濟成長轉換成為環境保護,成為新的集體文化,德國綠黨也寫下人類治理社會的一類新理性。經濟、環境、文化,三生一體的主張,讓德國許多的工業逐漸與環境文化成本結合,成為新的市場需求。像豐田汽車的油電車就是德國的發明,但是被日本量產。德國IBA魯爾的工業區的轉型,廢水處理的技術,去污的技術,太陽能的科技,低能源的住宅,都是典範的設置。

其中一篇回應:
1994到1999我在德國東南小城Bayreuth唸書,體會了紅綠聯盟上台執政的風潮。做為實驗室和森林兩頭跑的生態學學生,我沒有太多如松根老師的社會學素養與體驗,但有一回電視螢幕傳來的,屬於綠黨的環境部長Jürgen Trittin 自己一人拎著公事包從月台跳上火車的影像,卻讓我印象深刻,至今難忘。同樣讓我印象深刻的政務官形象,是我在1993年為了考DAAD獎學金進到中央聯合辦公大樓,看到的一幕。壯碩的吳伯雄部長下了黑頭轎車昂首闊步在前,拎著公事包的是跟在後面的隨扈。德國綠黨在聯合執政期間的成就,如去核電、自然保護法、排放交易、生態稅等,讓優異的體制架構驅使德國的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達到世界尖端。這些連反對黨都豎起拇指的傲人成績,讓Trittin獲得德國近代最優秀的環境部長的讚譽。根據Marburg大學社會學教授的研究(Die Zeit, 2005/9/15),63%的德國民眾認為德國政府應該為環境保護做更多的事。那樣的人民那樣的綠黨和那樣的環境部長,共同成就了我們稱羨的德國。而台灣呢?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日前公佈的,高達九成三的支持蘇花高的民調結果,恰恰為台灣2000年開始的綠色執政,下了一個最佳的註腳,如果不是墓誌銘的話。綠黨在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這次是個好的開始。

張世杰 於 January 7, 2008 11:30 AM 回應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我們愛地球─422主婦聯盟環境學習中心開幕

前 言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即將來臨,由於地球人口急遽增加,如何獲取潔淨充足的水資源,已成為各國努力的目標。地球日總部將「生命之水」( Water for Life)訂為2003、2004年地球日的主題,希望集地球人智慧,謀求如何合理分配水資源,制訂正確用水政策,改善水質,開發新的水資源管理方式等議題的解決策略。為台灣環境永續發展,主婦聯盟基金會於422當天創設國內第一個環境學習中心,邀你共襄盛舉。


每次討論環境問題如何解決或如何提升環境素養的話題,幾幾乎每個人的矛頭都會指向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如果生根於我們的生活文化之中,每位國民自然就不願意做出隨地丟垃圾或煙蒂的行為,也不會亂摘樹枝花草,更不會去炸河川裡的魚蝦。「保護環境」不是一句口號,在老師或父母監督之下才做,而應該是從內心自發性的懷有環境關懷,瞭解環境與我們如何息息相關,而再也不願去做任何傷害環境的動作。甚至更進一步,探討出如何解決環境的危機。
  環境就是我們的生活空間。個人的生活空間,可以包括家、學校、辦公室,但是,我們也要去買東西、去運動、去旅遊,於是,我們的生活空間就會擴大到商店、菜市場、百貨公司、公園、河濱、山巔、海岸。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滿意嗎?是誰造成現在環境的樣子?我們還能夠為環境做什麼呢?
  地球是人類居住的最大環境空間,不只是人類,還有數不清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共同居住。我們有緣才能生在同一個時代,住在同一片土地。在地球形成的過程中,直到五百多萬年前,原始人類首次出現,到現在地球上同時居住65億的人類。您可以想像65億分之一是什麼樣的感覺嗎?我們個人在地球上實在是非常非常渺小的。在每年的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請共同為地球來祈禱,祈禱她永遠健康平安美麗。除了祈禱,我們能不能為地球做一些事呢?為地球做事,是為環境做事,也就是為我們自己做事,因為我們都是地球村裡的一份子!
  做一個地球村的村民,我們知道,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我們要結合起來一起做。我們也知道,個人所知有限,所以我們要一起來學習,學習怎麼做才能對環境最好!
  17年前,一群主婦創辦了主婦聯盟,從生活裡出發,努力推動垃圾減量,保護山林河川,尊重自然生命,疼惜腳下土地,追求個人健康,也期望台灣美麗。在今(2004)年的地球日,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成員們共同推出「主婦聯盟環境學習中心」,將這17年來所凝結眾多關心台灣,胸懷地球的努力,呈現出主婦聯盟的訴求。主婦聯盟將營造一個屬於民間環境學習的基地,邀請家長、老師帶著孩子一起來體驗生活裡的環境議題,並可以立即產生行動的力量。
  在4月22日當天,除了導覽「主婦聯盟環境學習中心」之外,我們邀請大家一起欣賞「綠色地球我的家」影片,並開放「地球公民論壇」,互相交流分享行動經驗,交換二手物品資源再利用,以及品嚐健康安全食品。未來,我們會提供更多環境情境教育解說,提供學校戶外教學與社會民眾親子共學的活動。
  請與主婦聯盟一起愛護地球!展開保護地球的行動!

建立志工的歸屬感─志工經營與組織發展

台灣長期都有一群樂善好施及樂於助人的人存在,施恩不忘報,做好事積德積福。這應該算是早期從事社會公益的起始,但是,這種規模都不是很大,可能只是個人行為,受惠者以身邊熟人或鄉里民眾居多。

  唯自民主運動蓬勃發展以來,許多人自動自發投注到社會改革的行列,不但出力,甚至還出錢。於是台灣的志工氣勢興盛起來,不論認識與否,大家從政治、宗教、婦女、殘障、消費、教育、生態,一波又一波有理念的人,以志工行動展現支持的態度。


為什麼有人要做志工?
  志工,也有人稱為義工,基本上不是以工作勞務來換取金錢報酬的人。在經濟掛帥的現代社會,估計在台灣約有二百萬人在擔任志工,年資從一年到七十年都有。經過十多年的觀察,我歸納做志工的理由如下:

歡喜做:做自己愛做的事,不計較報酬。
要奉獻:奉獻自己,提供能力給社會。
價值觀:生命中有不同的價值觀,肯定自己的價值。
有夢想:有夢最美,想要達到理想。
有力氣:行有餘力,想為他人做些事。
找同伴:物以類聚,找到志同道合一起做事的朋友,有力量,不孤單。
做中學:知所不足,想要學習提升自己。

創造志工、組織、社會三贏
  組織需要志工,志工加入團體組織,可以滿足個人的需求與被需要。組織可以結合眾人之力,做更多的事。社會可以注入更多良善的改革動力及活力,達到整體提升的效應。透過團體中的志工經營可以創造志工、團體、社會三贏的局面。

  民間團體組織最大的資產是──人。團體是人形成的,人是群體性動物,集合人的智力與能力,共同完成一件工作,會達到單打獨鬥所不能之成果。組織應該鼓勵志工發揮所長,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拿出志工的拿手好戲,奉獻給一起工作的伙伴,同時,也是奉獻給組織團體、給社會。

  志工在投入事務的過程中,知所不足,組織應安排學習的機會,學習的對象可從組織內部資深志工或由組織外部邀請專家提供學習內容,學無止境,教學相長。

  志工付出的層次,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達到組織的需要和創造組織的需要。民間社團有既定的工作方向,因此,新加盟的志工,先奉獻自己的時間及專長,在組織內幫忙。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及了解後,志工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在組織內創造組織的需要。

  例如,在主婦聯盟中,原本只有環境保護、婦女、教育三個委員會,但陸續加入不同背景的成員後,組織增加自然步道、消費品質委員會,甚至在台中成立工作室。民間組織比較靈活,可以因人而結合,因人而設事。社會因為有人在倡導理想的願景,視野變寬,再加上志工投入執行的工作,奉獻熱情而使整個社會提升起來。


組織與志工結成夥伴關係
  組織目標要清楚,才能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來支持或參與。目標明確,執行不會有偏差,工作方向也會落實。

  以志工為主的民間團體,要開放志工參與的大門,創造合作思考的團隊文化,讓每個個體在組織內都有存在的空間,鼓勵志工透過參與來了解、認同組織,進而在組織內共同決策、分工執行,在組織外延伸到自己的社區或學校,推廣組織的理念與做法。組織與志工,彼此是伙伴關係,而非上下關係,當志工到外部延伸推廣時,組織與志工建立支援系統,彼此資源可以共享,共組策略聯盟。

  民間組織的資源,原本就不富裕,學習組織間資源共享,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即使是組織樹大要分枝,組織內的小團體要各自再獨立成為另一個組織,這些資源仍可繼續保留在社會,並不會因分開而減少力量,反而因靈活創造而更具開創的新格局。組織間因議題或工作任務產生的合作關係,萌生策略聯盟。策略聯盟在營利組織中運作比較成熟,而在非營利組織中,以議題結盟的例子較為多見。因此,在議題屬性類似的組織中,常可看到同樣面孔的志工穿梭其中,跨組織參與的情形,頗為普遍。

  非營利組織的大小,不是以人數多寡來做判斷。我在2001年到香港參加「環保組織與環保新聞會議」時,就有人提到,不同組織有不同的宗旨及目標,如果組織要達到這個目標,只要五個人就夠了,那麼組織就以五個人的規模來經營,不一定要擴大到五十個人。組織若有需要志工,再敞開志工的大門,否則人多也不一定就能成事。

  以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為例,由於推動生活環保、婦女成長、子女教育、綠色消費、共同購買等方向,需要很多人響應,因此,需要很多志工協助推動。有些志工比較有時間參與,有些志工階段性參加,因此,透過下列方式,主婦聯盟建立志工與組織間的互動:

一、發行會訊:每個月出版一次「主婦聯盟」會訊,報導組織內現在正在進行和近期將要發生的工作。透過會訊,可以讓沒時間經常參加會內活動的人了解組織的動態。

二、舉辦會友茶會:每二個月舉行一次「會友茶會」,主動邀請最近二個月加入組織的會友參加,介紹會友認識組織的沿革及組織最近在做什麼,鼓勵多多參與委員會或小組討論,成為志工。這個活動也歡迎久疏於聯絡的老會友一起參加,一起了解組織最近的動態。

三、鼓勵參加委員會:委員會每週都有固定會議時間,關心相同議題或活動的人,可以集合在一起,共同討論研究環保、婦女、教育、消費方面的資訊與行動。

四、 固定演講進修活動:透過邀請專家演講,分享領域內的專業訊息,擴大視野,累積志工功力。

五、系列課程研習:規劃室內或室外的研習活動。以有系統的研習,培養人才共同關心與推動,並投身社會工作。

六、協助舉辦活動:當組織有需要對外宣導,舉辦相關活動時,需要人手幫忙。由於志工曾參與討論,他/她會衡量及允諾活動時來協助,使活動進行順利。

七、提供志工服務:提供圖書資料及其他社團活動訊息,使志工可以得到更多的相關資訊。志工也可以在組織開放的時間,自由進出組織,主動幫忙資料整理。


組織要讓志工有歸屬感
  志工初到組織,除非有熟人的帶領,否則一定會有陌生的感覺。從接觸中熟悉組織的運作,志工會衡量自己能奉獻到什麼程度。組織應有好的文化,使志工有歸屬感,願意投入組織。

一、參與管道通暢(參與感):組織內的事物,開放讓志工參與,志工會認為自己對組織有用。志工所做的工作或所提出的建議,能有充分討論,共同思考,參與執行,可使志工願意投入。若有所不足,需要安排進修,志工也能參與進修成長。

1.固定會議:每週固定的會議,集合志工,共同討論議題或即將展開的行動工作內容,並且分工執行。

2.建立聯絡網:透過電話聯繫,可以平時互相問候,緊急時,可以有系統聯絡到志工。

3.進修活動:安排適當的室內室外的研習參觀活動,擴大視野,累積志工的功力。


邀請專人演講,分享領域內專業訊息。
系列課程研習,有系統地培育人才。
二、共同達到目標(成就感):由於志工的參與,而使目標容易達成,志工就會有成就感。組織的工作目標清楚,志工也能確知是否達成目標。

三、組織肯定態度(肯定感):組織對於志工的參與,一定要給予尊重、鼓勵及肯定。組織對志工的肯定,會使志工知道他/她的付出,有受到重視,肯定個人的存在價值,就願意繼續奉獻。志工雖是不求回報的付出,甘願受,歡喜做,但組織在人情或感情上應要給予肯定。

四、柔性情感交誼(人性感):人是感情的動物,志工一起做事,一起成長,培養出工作默契之外,偶爾也要有聯誼的活動。組織可以舉辦喝茶、聚餐、登山、親密營等聯誼活動,放下工作,輕鬆一下。女性團體喜歡做事,但不喜歡硬梆梆做事,應有人性的安排。組織除了理性,也要有人性才好。


志工在組織參與的程度分類
  組織需要很多志工來共同經營,有些組織的志工是徵選而來的,例如國家公園、動物園、植物園。但在非政府組織中,志工參與的熱情,不應被打斷,因此,組織對志工幾乎是來者不拒。組織也希望在志工中產生接棒人,鼓勵志工熱情參與,凝聚組織是屬於大家的信念,才能產生願意接棒的人才。依在組織參與程度的區分,大概可分為四大類型:

一、支持贊助型──支持組織的存在,以實質金錢贊助,但無暇參加組織活動、經營管理工作。

二、參加活動型──呼朋引伴來參加組織所規劃的活動,使活動達到目標。同時,在活動當場,也分擔部份任務,承擔分工合作的角色。

三、設計規劃型──能針對組織的需求,提出構想、策劃、設計、討論、執行的志工,對組織積極投入。

四、思考決策型──能對組織的未來有長遠思考,擔當決策任務。一般而言,這類志工人數不會太多,但一定是長期參與組織,了解組織,也願意承擔組織的責任。


組織對志工的回饋
  組織是人的結合,為凝聚人氣,應有一些經營管理上的規劃。組織應清楚志工要什麼,他/她可能只是要透過組織去完成一個目標。有時,志工只求利他,不求利己,因此跟他/她說回饋,他/她可能覺得不重要;但是對於有些其他的人,些許回饋,他/她們會覺得比較舒服。因此,組織要了解志工要什麼;志工要清楚組織資源的有限性,回饋只是一份心意。組織可以邀請志工共同討論,制定志工回饋辦法。回饋的方式可分為有形和無形:


有形的回饋:組織依能力及需求來決定回饋原則或辦法,使志工有實質的收穫。
無形的回饋:組織內的領導人或志工間彼此要給予肯定、鼓勵、打氣。

結語
  台灣非營利組織由於人力財力不足,一般較難聘請到充足的人力,因此,仰仗志工之處甚多。組織發展需要集結志工之力,志工靠組織也能完成較多的目標,這就是「水幫魚,魚幫水」的結合。不論志工在組織內幫忙出力大小,志工都應受到組織重視。組織因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主張、不同的決策、不同的走向,會有不同的發展,組織不會一成不變,現在台灣民間組織變動就很快速。組織的變動,可能會流失一部分志工,也可能會再進來一批志工。結合有志一同的工作夥伴,共同經營組織,共同改善生活環境,自己受益且會促進社會善良發展,對萬物生態都會有萬代福祉。

(本文為91年12月19日台北市政府志願服務與婦女組織研討會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