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0日 星期四

政黨票請投七號綠黨~來自各界的支持

【來自婦團的支持】
Happy New year!
親愛的朋友:新年好!

我們的好姐妹,
也是長期為台灣婦女、環保盡心盡力的民間尖兵---陳曼麗,
因為堅持一貫社會運動的理念,
已經披上戰袍,
代表綠黨參加此次立法委員的選舉!

鼓勵婦女參與公共事務是婦運的一向主張,
尤其對優秀的女性,
大家更是不分黨派地勇於舉才。

由於選制的改變,
婦女的參政之路已經越來越見辛苦,
這次有多位分屬不同政黨的優秀姐妹不畏艱難挺身而出,
如民進黨的黃淑英、楊芳婉;台聯的李安妮、賴幸媛,
我們在此都給予最大的肯定與祝福!

然而內舉不避親,
在此特別還要推薦的是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的理事長陳曼麗!
她列名綠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的第一名,
優秀自然不在話下。

依照新的選舉辦法,
如果此次綠黨獲得全國5%門檻選票的支持,
這第一席次就能順利當選。
大家只要僅僅酌支政黨票一票,
不但讓曼麗可以到立法院為婦女、環保做更多折衝,
而且也代表了:
我們共同為台灣的社運爭取到一個有利的發言位置,
我們共同為台灣的政治保留了一個可以調度的自由空間!

因此,
懇請大家惠賜您寶貴的政黨一票,
支持曼麗,也支持我粗體們自己!
元月12日一定要去投下這關鍵政黨票。
並且採取行動,多多宣傳與拉票,
唯有5%的意志,才能創造台灣2008值得稱頌的歷史!!

您的好姐妹:
尤美女、王介言、王瓊枝、何碧珍、何秀鏡、林書怡
范雲、紀惠容、陳明秀、曾昭媛、楊文理

共同請託

﹡﹡﹡﹡﹡﹡﹡﹡﹡﹡﹡﹡﹡﹡﹡﹡﹡﹡﹡﹡﹡﹡﹡﹡﹡﹡﹡﹡﹡﹡﹡

各位朋友,
距離1月12日立委投票日僅剩幾天,
期待陽光進國會,立法院不被兩大政黨獨霸、繼續亂搞。

【踏實為台灣工作--改革第一線挺綠黨】連署聲明
過去十數年來,綠黨的成員在台灣許多場域,寂寞地為台灣的環境正義與社會公平辛苦付出。而環境保護以及社會正義,是當今所有進步社會共同擁抱的重要價值。而綠黨十數年無怨無悔的付出,也延續了台灣社會消逝中的理想主義和價值政治。我們呼籲台灣社會珍惜這個力量,同時也利用這次選舉讓這個力量得以成長,不再寂寞。
這次立委選舉,兩大黨所提出的不分區候選人多為元老級政治人物。他們多年的從政經歷,清楚顯示了他們的立場和問政方式。他們未來在立法院的表現,和過去應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可是,我們要讓現狀維持下去嗎?
我們為什麼不將手中的第二張「政黨票」投給綠黨,讓進步價值有機會進入立法院發聲?未來的立法院因為人數減半,立委的權力將更為擴大。我們為什麼不讓多年來守護進步價值的綠黨,有機會進入立法院來監督他們?
目前得票過5%的政黨,每一年可以從每一張「政黨票」中獲得50元的「政黨補助金」。目前民進黨獲得的政黨補助金是一年1億7300萬,國民黨是1億5900萬。兩黨共獲得3億3200萬的補助;4年總共將是13億2800萬。這些錢都來自我們辛苦工作所繳的稅金。如果我們覺得不合理,我們為什麼不將「政黨票」投給默默工作,不但缺掌聲、缺關懷、更缺經費的綠黨?
每一個社會的進步,都來自其公民願意為理想和價值付出心力。當台灣在許多領域都在落後其他亞洲國家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對願意為理想付出、踏實地為台灣工作的人,提供我們的關懷和協助。我們相信,我們今天的關懷將有助於台灣社會明天的進步。
環保並不是台灣唯一的難題;可是如果我們願意關懷綠黨,其他領域的理想主義者必將得到莫大的鼓勵。我們期待,當台灣社會普遍對政治灰心失望的時候,它仍然願意關懷為價值理念付出的年輕人,樂意看到價值政治在台灣的成長。過去,他們如此努力;台灣的未來,他們如此掛心;而現在,他們卻這樣的困頓。
我們呼籲台灣社會珍視他們的努力,也給他們溫暖和鼓勵。

〔來自各領域的改革實踐者,共同推薦綠黨。推動台灣兩性平權二十餘載的婦女新知基金會,更首次破例於董事會中通過支持綠黨]

連署人
吳乃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生祥(音樂工作者/金曲獎得主)范 雲(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曾昭媛(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吳音寧(作家)黃文雄(前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前國策顧問)紀惠容(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畢恆達(台大城鄉所教授)
.......
(完整名單請見綠黨網站,連署仍在進行中,如果您想要連署,請至這裡留言:http://gptaiwan.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_04.html
◎如果這是您第一次聽到「綠黨」,可以先看看這支「為甚麼要支持綠黨?」的七分鐘短片:http://blog.roodo.com/wobblies/archives/4585517.html

◎這次綠黨政見與參選人介紹:http://gptaiwan.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30.html

◎最新出爐的綠黨競選歌曲(網友阿亮熱情創作):http://gptaiwan.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9489.html

◎如果您想進一步瞭解綠黨,請到「陽光進國會」網站,包含了從政綱到網友自發支持行動的各項資訊:http://gptaiwan.blogspot.com/


﹡﹡﹡﹡﹡﹡﹡﹡﹡﹡﹡﹡﹡﹡﹡﹡﹡﹡﹡﹡﹡﹡﹡﹡﹡﹡﹡﹡﹡﹡﹡

【吳乃德教授 記者會發言稿】

讓價值理念在台灣政治中成長:為什麼政黨票投綠黨?
民主社會中的政治,有兩種型態。第一種型態的政治是將政治工作當成一個職業,以政治為生。第二種型態是將政治當成實現某種社會理念、或價值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政治不是個人職業和生活來源的寄託,而是完成某種價值理念的途徑。在座很多人,都是第二種政治工作的實踐者。

在民主社會中,第一種政治型態必然是主流。必然獲得社會和媒體最大的關注,而且也必然擁有最多的資源。這是民主社會的常態。我們當然不能說,從事第一種政治型態工作的人,完全只考慮到個人的權力和政治位置,完全不顧社會公益。有些職業政治人物雖然是依賴政治維生,可是仍然會掛念某些價值。如果民意和他們所信奉的價值理念有所衝突,他們會很努力、也很謹慎地在兩者之間求得平衡。 只是在許多時候,可能因為歷史因素,也可能因為某一社會特殊的文化環境,使得大多數第一類型的職業政治人物,不但失去了價值信念,甚至對該社會當前的重大難題失去興趣、漠不關心。這是非常危險的現象。 我個人覺得,我們正是處在這樣一個階段中。檢視兩個主要政黨的立法委員候選人,想到是這些人要決定台灣的未來,許多人都會非常擔心。

在這樣的階段中,我們特別需要第二種型態的政治、以價值理念作指引的政治。當我們觀察先進民主國家的政治品質的時候,雖然羨慕,卻經常遺忘了他們是如何達到這樣的地步。在這裡,我想和各位分享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1890到1920整整的一個世代之間。地點是全美國,尤其是都會地區。這個故事一般稱為「進步主義」運動。故事的背景是美國民主的危機。危機的來源是急速工業化所造成的大量歐洲移民、階級衝突、童工的使用、婦女的覺醒、政治的腐敗等。而故事的主角則是許許多多的平凡的學者、律師、小商人、婦女、勞工、農民,以及新聞記者。(新聞記者報導資本家如何收買議員,如何和政黨惡棍合作操縱提名,都直接導致了對利益團體遊說、政治獻金、和初選等的法律規範。) 眾多像這樣的平凡人、自主的公民,在民主的危機中,經過一個世代的努力,重新規劃了美國的民主體制,包括市長和聯邦參議員直選、婦女的權益、限制工作時數,強制義務教育,教育內容的改革,公共事業(鐵路、電力、和電話等)收費標準的規定,甚至牛奶的品質也受到嚴格的規範。這些改革重新創造了美國民主的面貌,也重新界定了「公共」和「私人」之間的界線。例如廢止童工,「你的小孩不再是你的小孩,他們是未來文明的種子。」一個運動參與者在推動禁止童工法案的時候這樣說道。 我們所熟知的許多美國的民主制度,都是在這個時候建立的。而推動者卻是許許多多和我們一樣的平凡人。「人類史上很少有任何社會的公民,能像他們那樣開創性地、全盤地、同時那樣和平地重新思考他們自己的社會及其限制。」

這是公民社會、第二類型的政治,發展的最高階段。當然,並不是每一個社會,在每一個危機中,都有幸見證這種巨大的公民動員。 可是這個故事至少啟發我們:公民的價值信念,如果集合起來,可以獲得多麼巨大的成就。前提是:有人願意投入,而且社會也願意支持他們。綠黨的成員、和在座的許多朋友,過去幾年都不計代價地投入這個以價值為指引的政治工作。可是,他們的聲音到目前為止,仍然非常微弱。如果台灣社會願意在這個時候支持他們,我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人投入價值政治的工作,台灣也會很不一樣。在目前這個時刻,台灣政治非常需要願意踏實地為台灣工作的人,如果我們真正愛台灣、關心台灣的未來,我們或許應該考慮給他們更大的支持。

﹡﹡﹡﹡﹡﹡﹡﹡﹡﹡﹡﹡﹡﹡﹡﹡﹡﹡﹡﹡﹡﹡﹡﹡﹡﹡﹡﹡﹡﹡﹡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范雲 記者會書面發言稿】

呼籲所有關心性別、環境以及受雇者權益的公民,用選票投資綠黨的成長,就是投資我們下一代的未來!

我投身婦女與性別平權改革議題的這幾年中,愈來愈發現,台灣最重要的第一線改革戰場──立法院,已經成為保守反動力量的大本營。除了媒體上看得到的性別岐視語言外,更令人憂心的是,在我們所關切的社會改革法案上,例如政府性別專責機構的設立、女性與雙薪父母平等就業所需要的育嬰津貼,都因為缺少足夠有理念的立委,最後淪為兩黨密室協商失敗的祭品。

這次的第二張政黨票,讓我們覺得,這個困局,終於有被打開得可能。綠黨不管在區域或不分區所推出的名單,都是長年在性別、環保議題與受雇者權益這些進步社會議題上有理念、有戰鬥力的改革工作者。我呼籲所有關心下一代的未來的公民,支持這個能帶領台灣討論進步價值的小型政黨。您只要用手上的一張選票,投資他們的成長,就是為我們的下一代投資打造一個更適合人居住的環境!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范雲 僅代表婦女新知基金會發言 2008.1.4

﹡﹡﹡﹡﹡﹡﹡﹡﹡﹡﹡﹡﹡﹡﹡﹡﹡﹡﹡﹡﹡﹡﹡﹡﹡﹡﹡﹡﹡﹡﹡

【台大法律系教授顏厥安 記者會書面發言稿】

憲政環保 票投綠黨

今年的立法委員選舉,因為修憲,第一次採用了一票選人,一票選黨的「兩票制」。筆者不是中選會,不需要在此宣傳解說兩票制,只想從臺灣的政黨政治現狀以及民主憲政的動態均衡觀點,提出我的主張。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政黨票一定要投給國、民兩大黨之外的第三勢力(尤其是新興小黨),而當中最佳的選擇,我認為是綠黨。我的想法分享如下。

首先,第一票區域立委的選票,與各區域選區之候選「人」的關係比較高,不但各選區的差異很大,各有具體的狀況,而且牽涉到個人的特色優劣,無法一概而論,每一位公民應該自行判斷。我個人所在北市偏南某選區,正好綠黨候選人明顯優於兩大黨以及其他候選人,雖然單一選區下,大黨有優勢,但我還是選擇投給綠黨候選人。這也是單一選區兩票制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不過我必須指出,選罷法強迫小黨一定要提名十席以上區域立委參選,才能取得政黨比例參選的資格,是一個大黨聯手下明顯違憲的卑劣規定。受害的也絕不僅是小黨,還包括公民的參政權。但是這個清除違憲法律垃圾的憲政環保工作,恐怕也只能等到選後再來努力。

其次,由於國民黨與民進黨的不分區政黨提名名單,實在慘不忍睹,除了少數作為樣版的人物外,充滿備受爭議的政客,甚至被告。因此我認為把政黨票投給兩大黨之外的政黨,無論如何是比較有意義的。我不認為隨口說「超越藍綠」是有意義的。正好相反,我覺得藍綠分裂是難以迴避的基本政治問題。但是我也不認為所有問題都可以簡單地以藍綠「化約」。那麼既然在現有憲政體制中,總統大選有難以避免的藍綠化約性,那國會選舉中的政黨票,就是少數可以對政客與大黨們釋放比較「複雜」訊息(環保、租稅正義、社會安全等)的重要管道。因此能有更多的自主公民等以政黨票支持兩大之外的第三勢力,是相當重要的一步。

第三,很多人認為反正這些小黨都跨不過五趴門檻,或認為兩大陣營不會理會這些訊息,因此投給小黨是「浪費」,但是我不這樣想。因為透過累積所有小黨之政黨票數量,不論是五萬,十萬,還是五十萬,都可以對票票計較的總統大選兩大陣營,釋放出不得不重視的訊號。相反的,如果政黨票還是投給大黨,那群政客們只會毫無感覺地「笑納」,而不會對既有的分贓結構有任何反省檢討,這種投票才會造成真正浪費。唯有當公民不自我放棄,拒絕被大黨綁「票」時,民主政治才會有點前途。

第四,而在選擇這些小黨的時候,我個人認為可以考慮下列標準:一,不是既有大黨的外圍勢力(新黨有此嫌疑);二,不是擺明了要分利益、包工程(無黨聯盟有此嫌疑);三,不是趕搭政黨票便車,找媒體明星造勢,實質上路線投機的「集團」(有些新的政黨有此嫌疑);四,有堅持長久的政策理念方向,並且最好是在本次選舉之前,實際上已經實踐奮鬥了多年的政黨。

台聯在與民進黨鬧翻後,大概已經不是其外圍勢力了。但畢竟其「左轉」來的急促,因此雖然政黨名單尚可,但是一時難以令人信任。所以看來看去,大概只有綠黨,是唯一可以認真考慮的政黨票支持對象。前述所舉標準,其實都是一個良性政黨本來就該有的低標,遺憾的是,竟然只有綠黨及格。綠黨實質理念核心的環保與社會正義路線,不需在此多言。其重要成員多年來的持續努力不懈,也與近年來的藍綠惡鬥以及這次的政黨票無關。本次選後,大概也會繼續奮鬥下去。

第五,有偏綠營的朋友認為,要用更多的民進黨席次,去制衡可能會過半的國民黨。但是經驗清楚顯示,曾經是國會最大黨的民進黨立院狀態,似乎對學習國民黨瓜分利益的興趣遠高過改革。如果再實際看看其政黨名單,就知道還不如讓其少個幾席,看看是否能提醒謝長廷陣營,早點走出深綠教條老梗,回溯黨外七八零年代的精神(其中環保與社會正義都是主軸),也許勝算更大。

這次綠黨或小黨的努力,當然無法立刻撼動兩大黨的地盤,但是就像是做環保,本來就是每一個人有意識地自發從「手邊」做起。與其失敗主義,犬儒地躲在家中抱怨,不如就簡簡單單地走進投票所,把第一次領到的政黨票,投給綠黨。憲政民主的環保,就由大家從手邊做起囉。

﹡﹡﹡﹡﹡﹡﹡﹡﹡﹡﹡﹡﹡﹡﹡﹡﹡﹡﹡﹡﹡﹡﹡﹡﹡﹡﹡﹡﹡﹡﹡

【一個大學教授在BLOG談支持綠黨+德國綠黨經驗】
http://www.wretch.cc/blog/songgen&article_id=26966857

政黨票為什麼要投給七號綠黨?我的德國經驗談
新世代的集體認同,當自由,平等、民主的籌碼被大型人民政黨玩光後,剩下來的,就是現代化的修補,文化的,人際的,社會共同的,都是台灣要修補的內容,綠黨的主張,是環境的主張,而對待環境的態度能夠比過去更高度的顧慮,我們似乎才可以期待,未來的人民,能夠在此類態度與行為上,重新找到彼此的相互依賴的歸屬,有歸屬,有彼此的新認同,對於人與人來說,才會讓人覺得這個社會值得支持,值得活下去。所以說,這個綠色,因為是對環境的敏感的對待,對環境的態度能夠如此敏感,未來共和國的主人的行為,才有集體的規範。如果說,年輕的世代能夠如此,這個世界除了拼那一種剝奪式的經濟外還有文化與環境的經濟值得我們努力而且可以承諾,所以,要投綠黨。我在德國的時候,1984年到1996年,是保守黨基督民主黨CDU長期執政期,從到的第一天到回家的那一天,一直都是Helmut Kohl當總理。那時後,從70年代的社會運動轉過來的力量,已經從體制外(ausser parlamentarischerbewegung)轉換到體制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綠黨與社會民主黨(SPD) 在黑森邦的聯合執政。在Hessen邦與SPD聯合執政,不久之後,單一選區兩票制,綠黨超過5%門檻,進入到德國議會。柯爾下台後,德國綠黨的Oskar Fischer就進入執政團隊中,當起了部長,我記得應該是外交部長。之前他在Hessen是環保處長。從70年轉過來的綠黨,原來是有路線之爭,此路線之爭,到今天應該還存在。最明顯的就是堅持社會主義路線,要改革社會,必須要推翻資本主義的路線,另外就是修正的,以環境保護作為一種團體認同的主張。這個以環境保護為前提的,修正性的社會改革主張,的確能夠得到戰後世代比較多數的認同,所以逐漸的在議會民主的政黨權力分配中,可以在兩個大黨的細縫中逐漸擴大其位置與空間。綠黨進入聯邦議會中,幫忙立了許多對環境有顧慮的法案,這不消說外,在地方,特別是在我所讀書的大學城Freiburg 後來真的選上了一個市長,Dr.Dieter Salemon.對於這一個綠黨的市長,我有一面之緣。從好朋友處,也聽到對他的讚賞,說他是F城非常受到歡迎的人物。年輕的市長,彬彬有禮,少了過往環境保護那一種替天行道,悲天憫人的剛烈2003年與台南縣長去參觀Freiburg的生態社區時,在市政廳幫忙做翻譯。當時我也自我介紹,說我是Freiburg大學德文系畢業的,指導教授是誰等等。當然,介紹自己的指導教授是很重要的。因為我的指導教授,就是綠黨的發起人之一,從68年學運開始,一直就是站在反德國市場經濟的模式,來對抗當權者的。我想,因為這個原因,Dieter Salemon市長對我的印象好像很深刻。我從我指導教授學到馬克斯的社會文化觀點,心理分析的文化觀點,從社會學指導教授學到文明進程理論,這一些都是我今天能夠維繫自己存在價值的抗體知識。去年我提了一個國科會的研究案,研究的學們是外文學門,雖然審案的德國教授很欣賞,但是後來還是沒有得到國科會補助。那一個研究,很有創意,但是看來外文學門的幕後黑手們,無法認同這一類異質性高的文學研究─從德國戰後世代文化認同,來觀察德國環境保護意識。研究的動機在於,我的指導教授那一個世代的德國人,為了要與上一代撇清文化關係,甚至再選擇就讀的系所上,都與自己父兄有所不同。例如拒絕讀醫學院,而去讀沒有什麼前途的文史哲學。這一些在學生運動的時候,以馬克斯做為理論導師,在街頭上反對越南戰爭,反對伊朗的巴勒維國王來反訪,反對政府的市場經濟,後來也造就了SPD的70年代執政,而SPD的執政,便有一連串高等教育改革措施,對後來影響,甚至影響到我身上的,就是為了要去造福弱勢的工人子弟的免學費措施,包括外籍學生的免學費,都是那時候社會力量的展現所改變的結果。如果沒有這一連串的高等教育改革,我這一個花蓮出生的窮小子,大概這一輩子不會有機會讀書,讀完博士,而且還是讀那一個沒有辦法被市場所用的德國文學博士。 今年我50歲了。回想我活過的半世紀,原來自己的命運,並不是自然與運氣,真實的情形是,在那一連串歷史發生的結果,而所謂的歷史,也不能歸納成為「事在人為」,如果是人為,那人為,其實是糾結在一大堆人的行動意圖之中,最後自己成為意圖。社會運動的結果,成為後來社會發展的條件,才讓未來有可能打開大門。一開始的時候,老德國人似乎沒有什麼人會想要認同綠黨,但是隨著年輕世代的成熟與老化,權力的鐘擺,逐漸的擺向這一些對抗既有體制的綠黨。以永續發展做為人類下一代能夠生存下去,取代階級鬥爭,綠黨成功的在德國,也讓戰後的世代,不見得一定要朝向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作為自己唯一僅有的人生價值。從社會公平正義的主張,發展到環境保護,讓集體認同從經濟成長轉換成為環境保護,成為新的集體文化,德國綠黨也寫下人類治理社會的一類新理性。經濟、環境、文化,三生一體的主張,讓德國許多的工業逐漸與環境文化成本結合,成為新的市場需求。像豐田汽車的油電車就是德國的發明,但是被日本量產。德國IBA魯爾的工業區的轉型,廢水處理的技術,去污的技術,太陽能的科技,低能源的住宅,都是典範的設置。

其中一篇回應:
1994到1999我在德國東南小城Bayreuth唸書,體會了紅綠聯盟上台執政的風潮。做為實驗室和森林兩頭跑的生態學學生,我沒有太多如松根老師的社會學素養與體驗,但有一回電視螢幕傳來的,屬於綠黨的環境部長Jürgen Trittin 自己一人拎著公事包從月台跳上火車的影像,卻讓我印象深刻,至今難忘。同樣讓我印象深刻的政務官形象,是我在1993年為了考DAAD獎學金進到中央聯合辦公大樓,看到的一幕。壯碩的吳伯雄部長下了黑頭轎車昂首闊步在前,拎著公事包的是跟在後面的隨扈。德國綠黨在聯合執政期間的成就,如去核電、自然保護法、排放交易、生態稅等,讓優異的體制架構驅使德國的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達到世界尖端。這些連反對黨都豎起拇指的傲人成績,讓Trittin獲得德國近代最優秀的環境部長的讚譽。根據Marburg大學社會學教授的研究(Die Zeit, 2005/9/15),63%的德國民眾認為德國政府應該為環境保護做更多的事。那樣的人民那樣的綠黨和那樣的環境部長,共同成就了我們稱羨的德國。而台灣呢?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日前公佈的,高達九成三的支持蘇花高的民調結果,恰恰為台灣2000年開始的綠色執政,下了一個最佳的註腳,如果不是墓誌銘的話。綠黨在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這次是個好的開始。

張世杰 於 January 7, 2008 11:30 AM 回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