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當我們說到一家公司很好時,大都以這家公司產品優良,市場銷售情況良好,股價節節高昇,負責人正派,公司繳稅很多,對員工提供很好的福利,甚至品牌國際知名。但是隨著社會觀念改變,企業能賺錢,不僅僅是消費者的付出,也是整個社會提供足夠的資源,才可以賺得利潤。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不應該是一個口號,也應該是一個落實的行動。近年來,國際上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就是提醒企業要回饋社會,而這個回饋不是一種施捨憐憫,而是一個責任。所以每年企業在做年度報告時,除了列出財務報表,還要提出為這個社會做了哪些有利益的事。企業的付出會影響社會,社會也會影響到企業。
有一個國際環保公司生產地毯,他們發現經常走動的區塊,地毯容易磨損;但其他區塊卻還可以使用。如果,要換整張地毯,就必須整個淘汰,非常消耗社會資源。於是,他們提供一塊塊的拼裝地毯,磨壞了可以替換;地毯材料還可以再生再製成新地毯,資源一點也不會浪費。
產品本身就能夠提供社會良性循環,當然是非常受到肯定的。然而,企業若撥出一定比例回到社會,以自有盈餘來協助非營利組織,發展社會互相幫助和提升的工作,就會形成另一種循環,變成伙伴關係。企業本來就是以營利為目的,賺錢是天經地義的邏輯,但若是自己賺得飽飽的,只有股東分紅受益,可能造成貧富懸殊的社會,反而可能會發生社會問題。
有些人沒有能力賺錢,並不是那個人懶惰。可能是他的身體先天或後天受到傷害,無法正常工作。例如:「喜憨兒」出生就有異狀,他們也不是自願要成為這樣子。當台灣成立「喜憨兒基金會」想要自立自強,製作麵包糕點,自己販售。美國花旗銀行以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來幫助他們,透過公益捐款和無息貸款使「喜憨兒基金會」有一個初創的資源,來幫助更多的「喜憨兒」。
台灣企業這幾年接受國際潮流的影響,不再只是幫助貧困的個案改善生活,而是更提出支持長遠的計畫,改善社會人文環境及自然生態的下滑。為了抗暖化,台積電公司興建台灣第一座綠色廠房,外圍種植兩萬棵植物,每年可吸收四千多噸的二氧化碳,降低氣候溫度。和泰汽車公司為加強道路安全,提供子女獎學金給三年無肇事記錄的優良駕駛。這些企業的成果受到社會的讚揚,他們就會更願意投入社會的關懷,幫助社會變得更美好。
企業受到鼓勵,美好的事情就會不斷的發生。台積電的員工,在假日到台中科博館擔任解說員,將科學知識,傳達給民眾。如果一個企業都認養一個非營利組織,投入財力和人力協助,非營利組織將他們要做的工作更加發揚光大,就必能提升社會的水平。
台灣自從解除戒嚴之後,非營利團體蓬勃發展,紛紛關注到弱勢族群。早期雛妓議題,近期國際人口販運議題,都是阻止弱勢人口繼續被欺負的黑暗面。單親家庭需要協助,不是只有經濟的弱化,可能還有子女照顧的窘迫,或是個人精神的無助。企業如果在組織內照顧員工和關心他的家庭,提供員工托兒設備,聘請合格的幼教老師,就會減少社會問題產生。在企業之外,如能長久關懷單親子女的教養,提供書籍和讀書空間,甚至獎助學金,都能在社會責任上發揮功效。孩子是國家社會未來的希望,照顧需要照顧的孩子,使他們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
企業的社會責任可以創造雙贏,甚至三贏。企業將部分盈餘以責任的心態照顧社會,不論是維護一座公園或照顧一條街道的樹木,社區都將因而受益。空氣品質好,居民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也可以減少健保費的支出。居民因為感受到企業的社會責任,對企業有信任感,採購物品,也以該企業產品為優先,增加競爭力。
現在的行銷策略,不能再自謀其利益,也要為社會創造利基,讓員工們能受到優質企業文化的影響,達到公司治理的目標。社會不斷在進化,企業本身的存在價值不斷提升,將內部控管和外部加持結合在一起,彼此形成社會網絡。企業就像人一樣,不能離世而獨立,只有自己好,別人不好,走出企業,仍會碰到不良份子的干擾。台灣企業要盡到社會責任,給社會熱情的回報,走到國際上,都會使人欽佩敬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