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兩岸環保交流道

台灣和中國大陸從1949年分開以來,經歷五十多年的隔閡,如果以二十年為一個世代,那麼就可以推算為兩個世代了。台灣印象中的大陸是從「中國地理課本」學來的,最近在兩岸交流活動中,所接觸的地名:額爾古納市〈內蒙古〉、襄樊市〈湖北省〉,我都是第一次聽到,有一種陌生感。但是一說起話來,相同的發音,又令人熟悉起來。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第一次在海峽兩岸開放觀光時,在長江三峽看到江邊高山的壯闊,乘著輕舟,那是,第一次體會到古人的幽情。後來,因為興建三峽大壩,長江水位高漲,那些山已經不那麼高了。在環境的基礎上,因為人口增加而需要更大的開發,地理的原貌受到改變,污染的累積令人擔憂,兩岸是依稀相仿的。

〈台灣環保問題已發生二十年〉

台灣因為地小人密,開發和污染的事件,爆發較早,在民意的抗爭和媒體的報導之下,很早就受到重視。台北貢寮反核四、彰化鹿港反杜邦、高雄美濃反水庫、宜蘭利澤反六輕,北中南東都有一些環境保護行動在發生,有些成功了,但也有些是失敗的。歷史的軌跡是往前移動的,今日的付出,即將成為歷史的一部份。走過歷史,台灣的民間團體發現: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改善一個地區,不能只有少數人,而是要很多人一起參與,才能成就一個結果。

目前,台灣的環保問題,應該凸顯的已經爆發了,再來就是一些深層的問題。工業污染,黑煙排放,垃圾亂倒,依法已經取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現在的環境破壞反而是遊走在經濟與開發之間,例如雲林麥寮工業區、台東美麗灣飯店、蘇花高速公路等,這些開發案導致魚塭遭殃,海岸破壞,生態不保。巨大的工商利益,形成包著糖衣的苦藥,吃不下又吐不出。

扣著社區營造的氛圍,居民越來越發現自己的社區有著珍貴的記憶,那是祖先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態度和技巧,甚至是長輩們保存的生態環境,所以到現在我們還可以去尋著這些寶貝。海邊的卯澳社區,保存海貝之美;山上的美濃社區,種出客家愛鄉風情;山凹的桃米社區,營造生態蛙鳴。因為喜歡自己的地方與文化,台灣的社區正在活出自己的特色與味道。

〈中國大陸走在台灣污染的經驗上〉

台灣經濟奇蹟發展較早,三十年前在人民勤奮努力之下,外匯存底在世界名列前茅,號稱亞洲四小龍之一。台灣走過的路,對應到現在的中國,好像有些軌道是相類似的。因為人工便宜,環保執法不嚴,先進國家就把一些污染產業移轉到開發中國家。有一段時間,台灣的拆船業和拆電纜業非常蓬勃,卻污染了一條台南二仁溪,現在台灣已禁止拆卸,業者就轉移陣地到中國大陸了。

河川的污染,最容易被發掘,河水不再清澈,魚蝦不再悠游,人也不能跳進河裡游泳。沒有污水處理系統,人、畜、工廠廢水都傾入河川,河水原本的自淨能力,不足以負荷,只好累積發出嗚咽的哀鳴。1989年我在長江上,一位學者指著江水告訴我,從這裡丟一個糞便,經過十五公里就不見了。因為長江有她的自淨能力,污染物在滔滔波水中,被洗淨了。

台灣如此走過被嚴重污染的時光,在兩岸環保交流中,我們也見到大陸河川的污染陸續發生。一個個環保團體在岸邊成立,帶居民去看骯髒的河流,記錄河流的過去與現在,希望透過努力,還給河流美麗的未來。水是萬物之源,有水才能灌溉作物,滋養大地,餵飽子民。我們看到「綠眼睛」、「綠駝鈴」、「綠滿江淮」、「綠色漢江」、「綠色浙江」、「綠色圖騰」、「綠色和平」等組織,正在張起環保的大旗,做紮根的工作。

中國的開放,引進很多國際產業,卻也引進很多污染工廠。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企圖展現國家的實力,任何負面的形象對發展中的中國都是不好的。雖然我們曾經聽過中國領導的訓示:「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這幾年,「先讓幾個地方富起來」,顯示富裕的背後隱藏著環境的危機。

〈相互交流取經取暖〉

海峽兩岸的環保交流活動愈來愈頻繁,環保團體都是站在土地可以永續發展,可以養育萬物和子孫的立場發聲,不為私利,只求公義。台灣有台灣的問題,大陸也有大陸的難題,只有生活在那塊地方的人,熟悉那裡的遊戲規則、社會人情、法治規範,才可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但是站在同文同種的中華民族的特質上,有些問題是共通的,台灣走過的路,正好給大陸做為借鏡。

大陸最近在國際的參與上,非常積極,又是在聯合國擔任核心的角色,在國際環保的訊息上,比台灣快速許多。未來我們可能反而要向中國大陸取經,從他們那裡得到更多的環境消息,相互觀摩,強化兩岸的實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兩岸的環保團體,因為關心的角度相當,談論起議題,非常容易聚焦。同樣的,碰到的障礙也會是雷同的,我們彼此互相鼓勵打氣,相互取得溫暖。

我們希望兩岸的環境越來越好,使得身處二十一世紀的人都有好的生活品質。回顧我第一次去大陸的記憶,大陸已經變化很多了。人類因夢想而偉大,擁有好山好水的好環境,透過交流,追求良善的事情,永遠都不嫌多的!

★本文已發表於 2008/11/06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第三屆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 後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