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從婦女的家務工作談起

每年母親節的前一個月,蛋糕店、百貨公司、餐廳飯店、甚至便利商店,開始不斷地提醒:母親節到了。長久以來,婦女最被歌功頌德的角色,就是母親。女性從小就被教育要成為賢妻良母。但是,婦女隨著時代的改變,有些新的思維漸漸被喚醒,婦女也開始思索:女性存在的權益。

一百年前,有階級封建思想。有錢人家的婦女,有家僕伺候,家務都是下人打理;一般平民婦女,在家操持家務。六十年前,台灣婦女在增產報國的觀念下,每個婦女平均生下七個孩子。當「兩個孩子恰恰好」的政策推行時,絕大多數婦女已經每日忙於孩子和公婆之間,分身乏術。婦女身份證上經常被註記的職業都是「家管」--家庭管理。

婦女在就學比例攀升、受教育程度提高、家用品電氣化設備功能增加、經濟自主性升高、以及分擔家中經濟角色的情況下,女性專責在家的人數漸漸減少。根據主計處資料,2005年台灣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已達481%,在2529歲的女性參與比例達到高峰,高達777%。但是,結婚生子之後,約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會辭去工作,其中只有25%會再回到勞動市場。

台灣婦女因為照顧孩子和家人而離開職場,每天幾乎是24小時待命,除了睡覺時間,隨時都會有家務工作跑出來。家庭主婦經常說:「我每天在家工作,付出都沒人看到,但是家裡一亂,大家都看到了。」當孩子還小時,媽媽就像個大跟班,隨時伺候;孩子上學後,如果有參加補習活動,接接送送,也是忙碌不已。如果家中有一位需要長期照顧的人,家庭主婦幾乎不得出門,守在家裡,家務好像無止無盡。有些人覺得做家庭主婦沒有成就感;有些家庭主婦認為孩子先生的成就,就是她們最大的成就。

家庭主婦長時間工作的代價。英國曾經換算家庭主婦的操持家務工作量,應獲得近三萬英鎊的報酬,高於英國人一般平均收入。美國也曾經研究,一位母親每星期平均做家務92小時,若這些工作都交給專業人士來完成,一年約需支付14萬美元。台灣家庭主婦的勞動價值,皆未納入國民所得,但在「家務有給」的原則下,得到丈夫一半的薪水,應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夫妻共同撐起一個家,有人在家工作,才使得另一個人可以出外安心工作,付出應該是相等受到肯定的。

一般而言,家中若無其他幫手,家庭主婦要出外上班賺錢,是很難的。如果有經濟需求,婦女要一邊工作,一邊操持家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蠟燭兩頭燒」,倍加辛苦。現在受到「家務分工」觀念的影響,有一些男士會幫忙做家事。經統計,75%女性平日要負擔做家事、照顧家人、及教養子女的工作,而男性只有313%。可見家務工作還是落在女性身上,男性要加油了。

有些女性在傳統之外,想經營不一樣的人生。於是,現今當我們在談台灣的家庭形式,發現不再只有傳統的一種:家裡有爸爸、媽媽、孩子,反而已經邁向「多元家庭」的時代。最明顯的情形,可能我們身邊就有「一個人」的家,獨立自主的單身族,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台灣女性結婚越來越晚,平均初婚年齡是27歲,而15歲以上有31%是未婚的。單身族比例高,在家務付出的時間就比較少,如果她是經常外食,可能家務時間只佔1小時,簡單整理後,如沒人給她弄亂,家裡就可以維持一定的乾淨程度。對於雙薪卻沒有子女的夫婦,經常被稱為「頂客族」。兩個人的家,家務工作相對單純,如果溝通良好,家務分工情形也較普遍。

家務處理不只是勞動的部分,勞心的工作也是很多的。除了一般家務工作外,有些異常狀況,家庭主婦也要參與處理,例如到戶政事務所辦手續、家族聚會、陪同看病、銀行資金調度、婚喪喜慶協助、孩子學校義工……,雜務也是很多的。曾經聽到一位家庭主婦說:「大家以為我很閒,什麼事都丟給我,其實我很忙的。」

一個對家人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出來家務工作的好品質。

「歡喜做,甘願受。」我們一般對無私和樂於奉獻的婦女,都給予高度肯定。然而隨的時代變化,女性家務承擔的角色和期待,也會有所變化。我們可以再一起思索,家務工作分擔,只能歸給女性嗎?進入性別平等的時代,轉變觀念,讓婦女可以活的更有自信,也更會喜歡規劃自主的人生。

★本文 2008/05 已於「女宣雜誌」發表

沒有留言: